今年以來,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宏觀政策效應不斷釋放,經濟運行開局良好,消費領域價格基本穩定,生產領域價格降幅收窄。
一、消費領域價格運行基本穩定
一季度,CPI較上年同期下降0.1%,運行總體平穩。受春節錯月等因素影響,月度同比有所波動。分月看,1月份,受春節因素影響,CPI同比上漲0.5%;2月份,節后消費需求季節性回落,疊加春節錯月去年對比基數較高影響,CPI同比下降0.7%;3月份,提振消費需求等政策效應逐漸顯現,加之春節錯月影響消退,CPI同比降幅收窄至0.1%。一季度,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漲0.3%,保持溫和上漲。
市場供應充足食品價格有所下降。一季度,食品價格同比下降1.5%,影響CPI下降約0.27個百分點,是拉低CPI的主要因素。食品中,鮮菜和鮮果價格分別下降5.9%和0.1%,合計影響CPI同比下降約0.13個百分點;牛羊肉價格分別下降12.4%和5.9%,合計影響CPI同比下降約0.09個百分點;食用油、糧食和水產品價格分別下降2.2%、1.4%和0.9%,合計影響CPI同比下降約0.06個百分點;豬肉價格同比連續12個月上漲,一季度平均上漲8.1%,影響CPI上漲約0.10個百分點。
能源價格降幅收窄。一季度,能源價格同比下降1.1%,降幅比上季度收窄2.5個百分點,影響CPI下降約0.08個百分點。其中,汽油和柴油價格分別下降2.6%和2.8%,合計影響CPI下降約0.09個百分點。
核心CPI繼續保持溫和上漲。一季度,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漲0.3%,影響CPI上漲約0.24個百分點。其中,服務價格溫和回升,上漲0.3%,影響CPI上漲約0.13個百分點。服務中,家政服務、教育服務和醫療服務價格漲幅較為穩定,分別上漲4.0%、1.2%和0.7%,合計影響CPI上漲約0.14個百分點;出行類服務價格有所下降,飛機票、賓館住宿和旅游價格分別下降7.7%、2.7%和1.6%,合計影響CPI下降約0.05個百分點。扣除能源的工業消費品價格穩中有漲,上漲0.1%。其中,燃油小汽車和新能源小汽車價格分別下降4.9%和5.1%,降幅比上季度有所收窄,合計影響CPI下降約0.15個百分點;金飾品價格漲幅擴大,一季度上漲34.2%,影響CPI上漲約0.15個百分點;家用紡織品、服裝和文娛耐用消費品價格分別上漲3.2%、1.4%和1.3%,合計影響CPI上漲約0.09個百分點。
二、生產領域價格降幅收窄
一季度,PPI較上年同期下降2.3%,降幅比上年四季度收窄0.2個百分點,降勢有所趨緩。分月看,1、2月份,春節假日等因素影響PPI同比分別下降2.3%和2.2%;3月份,受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傳導等影響,同比下降2.5%。
輸入性價格傳導影響國內石油、有色金屬等行業價格走勢分化。今年以來,國際原油價格震蕩下行,帶動國內石油相關行業價格下降。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價格同比降幅由1月份的1.3%逐步擴大至3月份的8.5%,一季度平均下降4.4%。國際有色金屬價格上行帶動國內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價格持續上漲,月度同比漲幅在9.3%—9.5%之間,一季度平均上漲9.4%,其中金冶煉、鋁冶煉和銅冶煉價格分別上漲32.9%、14.2%和9.9%。
工業生產供給充裕,相關行業價格下降。一季度,光伏、鋰電、新能源汽車等行業供應充足,光伏設備及電子元器件制造、鋰離子電池制造、新能源車整車制造價格同比分別下降14.9%、6.2%和2.2%,降幅比上年四季度分別收窄8.8、3.6和1.5個百分點。煤炭生產保持穩定,火電用煤需求有所下降,加之新能源發電替代作用逐步增強,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價格同比下降12.5%,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價格同比下降1.4%。建筑材料和建筑工程用機械等行業需求偏弱,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價格同比下降10.4%,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價格同比下降3.3%,建筑工程用機械制造價格同比下降1.3%。
高技術產業發展和宏觀政策顯效帶動部分行業價格上漲。一季度,高性能大模型、人工智能等快速發展帶動一些技術密集型行業價格同比上漲或降幅收窄,微波通信設備價格上漲1.9%,可穿戴智能設備制造價格上漲0.7%;工業機器人制造、服務消費機器人制造價格降幅比上年四季度分別收窄1.1和0.7個百分點。消費品以舊換新和大規模設備更新等政策持續顯效,部分消費品和裝備制造產品需求穩步釋放,文教工美體育和娛樂用品制造業價格上漲7.3%,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業價格上漲0.6%,家用空氣調節器制造價格上漲0.2%;制藥專用設備制造價格上漲4.7%,畜牧機械制造價格上漲3.3%,鍋爐及輔助設備制造價格上漲1.3%。
(作者系國家統計局城市社會經濟調查司司長 王有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