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宿經濟是提振消費的重要抓手,正成為鄉村振興的新引擎。近日印發的《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提出,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因地制宜發展庭院經濟、林下經濟、民宿經濟。
數據顯示,2024年民宿市場規模超400億元,相關企業注冊量近10萬家。以浙江省桐廬縣為例,當地通過盤活閑置農房經營民宿,帶動6000余人就業,去年實現經營收入5.53億元。民宿經濟的巨大潛力,顯示其提振消費的空間廣闊。
民宿吸引游客的核心在于獨特設計與自然生態的融合。近年來,不少地方的“網紅民宿”憑借差異化體驗吸引消費者專程打卡,但隨之而來的跟風潮使民宿同質化現象越來越嚴重,阻礙了行業進一步發展。
發展民宿經濟,關鍵要做好特色文章,要注重與當地資源稟賦相結合,與當地特色文化相融合。針對游客需求打造傳統與現代融合的沉浸式田園生活場景。同時,民宿應突破“流量生意”局限,將吃住行游購娛與非遺體驗、康養服務等多元業態有機結合,提供多樣的選擇,延長游客停留時間,激發深度消費潛力。
促進民宿經濟可持續發展,還需解決行業痛點。應針對衛生隱患、虛假宣傳、隱私保護等問題,完善行業標準體系,強化平臺責任落實,保障消費者權益。通過加強行業自律與監管,為民宿經濟發展營造健康生態。
從“住一晚就走”到多元場景消費,從同質化競爭到靠特色突圍,期待民宿經濟以創新模式進一步激活鄉村消費新動能,為鄉村振興注入持久活力。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仇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