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主席習近平日前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國際工商界代表并發表重要講話,充分肯定外資企業為中國發展作出的貢獻,傳遞出中國堅定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支持跨國企業來華投資興業的明確信號,為推動跨國企業和中國經濟合作共贏注入了強大動力。
近期,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5年年會、博鰲亞洲論壇2025年年會等國際性會議相繼舉行。跨國企業高管積極參會,普遍表達了繼續投資中國的鮮明態度。中國值得投資,這是一條被反復驗證的歷史經驗。改革開放40多年來,眾多跨國企業進入中國市場進行投資、開展經營,獲得豐厚回報。近5年,外商在華直接投資收益率約9%,位居全球前列。
當前,全球經貿環境錯綜復雜,跨國企業投資經營面臨更多不確定性。在此背景下,中國依然是一片充滿確定性的“綠洲”。投資中國不僅是歷史經驗的延續,更是跨國企業面向未來的更優選擇。
中國的確定性來自扎實的經濟基本面。持續穩健的增長,為跨國企業投資發展帶來了明確預期;14億多人口、4億多中等收入群體組成的超大規模市場,為跨國企業經營業績提供了增長動能;完備的產業體系和齊全的配套設施,為跨國企業提升生產效率、抵御市場風險打下了堅實基礎。作為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中國過去、現在和未來都是跨國企業發展的穩定錨。
中國的確定性來自穩定的政策預期。對外開放是中國的基本國策。中國正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無論外部環境如何變化,中國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利用外資的政策也不會變。特別是在貿易保護主義抬頭、跨國企業更加期待開放合作的背景下,中國穩定的政策預期對跨國企業的價值更重大、作用更突出。
中國的確定性來自澎湃的創新活力。當前,人類社會正處于新一輪科技革命浪潮中,重大創新成果不斷涌現。跨國企業無不希望抓住科技革命的歷史機遇,尋找新的增長點,在市場競爭中占得先機。中國致力于高質量發展,綠色化、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加快推進,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最佳應用場景,也是跨國企業推動科技創新、實現價值躍遷的實踐沃土。
跨國企業普遍有悠久的發展歷史,業務遍布全球各地,對一國一地的發展潛力和投資環境有敏銳的感受力和洞察力。春和景明之際,一大批外資項目陸續落地,這正是跨國企業基于現實需要和未來規劃作出的理性選擇。相信隨著在華投資力度不斷加大,跨國企業將與中國書寫更多合作共贏的美好篇章。(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金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