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經濟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離不開金融活水的澆灌、滋養。2月17日召開的民營企業座談會要求,繼續下大氣力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這為做好金融工作提供了行動指南。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日前表示,下一步,人民銀行將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民營經濟的金融資源投入,實施好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保持流動性充裕,民營企業融資成本會在今后較長時間內保持在低位水平,為民營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
融資成本保持低位
近年來,金融管理部門、金融機構高度重視對民營經濟的金融支持,在健全政策框架、加大資金支持力度、豐富產品和服務、推進金融服務能力建設等方面開展了大量工作。民營經濟融資量增、面擴、價降。相關測算顯示,今年1月,新發放私人控股企業貸款平均利率為3.56%,民營企業在債券市場的融資成本也處于歷史最低水平。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再次明確了要實施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市場人士普遍認為,目前銀行體系流動性是充裕的。首先,近年來人民銀行已經實施了力度較大的降準,在去年2月和9月分別降準0.5個百分點,合計提供長期流動性超2萬億元,政策效果還在持續顯現。其次,春節前央行公開市場短期逆回購投放了2.6萬億元,節后陸續到期,市場資金面保持平穩。此外,央行還通過買斷式逆回購、中期借貸便利等公開市場操作,一直保持中長期資金凈投放,其中,2月凈投放量4000億元,有力維持了流動性充裕,支持了銀行信貸投放。
從宏觀總量看,貨幣信貸總量也保持合理增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不斷鞏固。今年1月,人民幣貸款增加5.13萬億元,在去年同期高基數上還多增了2000多億元,2月信貸仍在延續較好增長態勢;前2個月政府債券發行量達3.7萬億元,也比去年同期多1萬多億元。社會融資規模和廣義貨幣M_2保持較快增長,滿足了實體經濟有效融資需求,支持經濟平穩開局和回升向好。
在專家看來,當前我國的政策利率水平、流動性充裕程度、實體經濟融資條件、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運用等,充分體現了支持性的貨幣政策立場。同時,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的內外部挑戰和不確定性因素依然較多,貨幣政策有必要保持合理空間,根據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和金融市場運行情況靈活施策,把政策資源用在刀刃上,應對未來各種不確定性。
目前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平均為6.6%,還有下行空間。另外,央行向商業銀行提供的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資金利率也有下行空間。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潘功勝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經濟主題記者會上表示,中國人民銀行將實施好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并將根據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和金融市場運行情況擇機降準降息。
“結構性降息同樣有助于進一步降低商業銀行資金成本,促進引導資金更多流向重點領域�!敝袊裆y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認為,調整中央銀行向商業銀行提供的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資金利率,加強與產業政策、信貸政策、銀行內部配套制度等協調配合,可形成政策合力,促進信貸結構優化和經濟質效提升,這也將為民營企業信心恢復提供沃土。
暢通多元化融資渠道
為民營企業提供高質量服務,始終是大型商業銀行的職責所在。近日,工商銀行董事長廖林表示,接下來將加強資源傾斜,暢通股、債、貸等融資渠道,計劃未來3年為民企提供投融資不低于6萬億元,增加信用和中長期資金供給。
投資科技型企業具有長周期、大體量和較高風險的特點。對此,人保集團總裁趙鵬表示,將聚焦人工智能、人形機器人、新能源等重點產業,豐富完善面向民營企業的科技保險體系,開發專屬產品服務,分散化解科創領域研發、市場推廣等各類風險,為民營企業深化科技創新保駕護航。
圍繞資本市場更好支持民營企業發展,中信證券總經理鄒迎光認為,應加力支持“硬科技”含量高的民企并購重組。他建議,針對市場化并購適度放寬相關時間限制及重組方案調整的認定標準,進一步明確“未盈利”硬科技企業參與并購重組的標準,提高虧損硬科技企業評估方法的靈活性。同時,加快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培育耐心資本生態。引導私募創投基金、公募基金等做企業的“長跑搭檔”,通過稅收優惠、財政補貼等方式吸引社會資本進入創投領域,建立國家級S基金交易平臺,試點私募股權份額標準化流轉,提升資本循環效率。
債券融資是僅次于信貸融資的第二大融資市場。為支持民營企業發債融資,中國人民銀行此前設立了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支持工具(“第二支箭”)。潘功勝表示,要強化債券市場制度建設和產品創新,持續發揮“第二支箭”的撬動引領作用。
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3月14日發布的《銀行間債券市場進一步支持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提出,優化民營企業債券融資環境,提升注冊發行服務質效;加大“第二支箭”服務力度,拓寬“第二支箭”覆蓋面。
《行動方案》提出,一方面,針對民企和投資人需求優化增信服務機制。通過擔保增信、憑證創設等多種方式,一企一策制定增信服務方案,降低直接融資成本。另一方面,持續加強支持工具帶動作用。積極爭取各類金融機構、增信擔保公司等多方協同聯動,發揮政策合力,引導更多投資人參與投資民企債券。
近年來,銀行間市場對實體經濟支持力度不斷加強,債務融資工具持續擴容增量,2024年發行量首次超過10萬億元。圍繞下一步工作,中債信用增進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將加大民企債務融資支持力度,通過擔保增信、憑證創設等多種方式,積極支持產業類民企發行科創債券、綠色債券等融資工具。
推動完善融資配套機制
部分民營企業由于規模較小、信用評級較低等原因,難以獲得足夠的金融支持;金融機構在風險防控方面考量較多,也使得民營企業融資面臨一定挑戰。對此,市場人士呼吁,進一步完善金融政策體系,提高金融產品創新能力,加強民營企業信用體系建設,提高金融機構對民營企業的風險識別和服務能力。
3月17日,中國銀行業協會聯合全國工商聯發布《銀行業金融機構支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倡議書》,號召銀行業金融機構以更大力度、更實舉措進一步做好民營企業金融服務。
倡議書號召銀行業金融機構優化信貸服務,護航民企發展。制定民營企業年度服務目標,加大信貸投放力度,提高服務覆蓋率。保持對民營企業穩定有效的增量信貸供給,加大對民營小微企業的首貸、續貸、信用貸支持力度。主動做好民營企業資金接續服務,不盲目停貸、壓貸、抽貸、斷貸。在盡職免責前提下,合理提高民營企業不良貸款容忍度。完善差異化考核激勵政策,建立“善貸”“愿貸”“敢貸”長效機制。
“我們將以普惠金融為抓手,以創新服務為驅動,聚焦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需求,下大氣力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強化金融服務能力建設,將民營企業金融服務做實、做深、做精,為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和民營企業做強做優做大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敝袊r業銀行云南普洱分行黨委書記、行長邱瑋告訴記者,截至2月末,農行普洱分行普惠貸款余額達45.32億元,其中,小微企業融資協調機制累計授信990戶,金額10.57億元,實現投放769戶,金額6.57億元。
記者了解到,自2024年10月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啟動以來,四級工作機制迅速搭建、有序運行,取得階段性成效。各地累計走訪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等經營主體超過5000萬戶,授信超過10萬億元。
金融監管總局、發改委近日聯合召開的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推進會強調,要堅決消除阻礙民營和小微企業融資的各種隱性壁壘,全力支持民營和小微企業克服困難、健康發展,真正成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新引擎。(經濟日報記者 姚 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