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支持香港、澳門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深化國際交往合作,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香港是連接祖國內地與世界的超級聯系人,深化國際交往合作是中央賦予香港的嶄新使命。
香港是我國國際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香港居民中有數十萬外籍永久居民,香港特區護照獲得173個國家和地區給予免簽或落地簽待遇,便利各國人員往來。香港與21個經濟體簽訂自貿協議,與33個經濟體簽訂投資協議,是全球第十大商品貿易經濟體。
深化國際交往與合作,香港需要進一步織密伙伴網絡。在保持與普通法國家緊密聯系的基礎上,加強與中東、東南亞等新興市場的交流合作。香港可依托其成熟的財富管理及綠色金融體系,對接沙特、阿聯酋等國家的發展規劃,在新能源、數據中心等領域提供跨境融資支持。東盟已經是香港的第二大貿易伙伴,2024年與香港商品貿易額12896億港元,占香港全球商品貿易總額的13.6%。在9960家駐港公司中,有730家來自東盟。香港正在申請加入RCEP(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需要與東盟國家更密切互動,充分展示香港作為東盟國家重要轉口港、優質專業服務提供商的角色。
舉辦盛事活動也是香港深化國際交往與合作的重要抓手。2024年,香港舉辦盛事活動200多項。今年上半年香港還將舉辦近百項盛事活動,包括香港國際創科展、2025全球繁榮峰會、中華文化節等。這些盛事活動涵蓋經濟、文化、體育、藝術等領域,有利于展示香港多元魅力,在更多層面開展交流合作。
香港深化國際交往與合作另一個著力點是建好國際公共服務平臺。聯合國、歐盟、世界銀行、國際清算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海牙國際私法會議等8個國際組織在香港設有代表機構。香港一直名列全球五大首選仲裁地,近5年香港國際仲裁中心的仲裁受案量約1500多宗,當中超過75%為國際仲裁案件,總爭議金額達2957億港元。2024年10月,《關于建立國際調解院的公約》談判圓滿完成,今年將在香港舉辦簽署儀式。國際調解院由中國等19個國家共同發起,堅持共商共建,是發展中國家為國際社會貢獻的國際法治公共產品,這也將是首個在香港設立總部的國際政府間組織,對完善全球治理、促進世界和平和國際秩序穩定具有重要意義。國際組織的落戶是衡量一座國際化大都市國際話語權的關鍵指標,建好國際公共服務平臺有利于香港更充分發揮自身的金融、法律、會計、檢測等專業服務優勢,為全球提供高質量公共服務。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