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曉麗委員:數字技術賦能鄉村教育
全國政協委員、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積石山縣吹麻灘鎮前莊小學副校長馬曉麗是一名“90后”教師,畢業后返回家鄉,扎根基層教育一線!叭谓踢@幾年,我深切感受到,鄉村的孩子越來越自信,對新知識、新技術和現代化教學設備接受能力很強!彼J為,應通過數字技術賦能,進一步助力鄉村教育擴優提質。
“當前,鄉村地區教育信息化設備還不齊全,教師數字化素養也有待提高!瘪R曉麗委員建議,著力提升鄉村教育數字化水平,要重點扶持偏遠鄉村地區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深化應用國家智慧教育平臺,打破時空、區域、條件等限制,不斷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范圍,讓鄉村地區也能享受到高質量教育改革發展成果;提高鄉村教師數字化教學能力,將信息技術有效融入教學實踐。同時,為鄉村地區的數字化教育設備提供維護和更新保障,讓老師和學生們會用設備、用好設備。(經濟日報記者 吉亞矯)
王彩云代表:全鏈創新增強奶業競爭力
見證了中國人從“喝到奶”到“喝好奶”的重要歷程,也親身參與了中國奶業從“落后”到“現代化”的轉型突破,今年全國兩會,全國人大代表、國家乳業技術創新中心高級專家、伊利集團全球創新中心科學研究總監王彩云帶來了關于加快奶業“全鏈創新”和“乳業精深加工”的建議。
她認為,應進一步重視奶業全鏈創新,聚焦奶牛育種、乳業精深加工等關鍵核心技術,助推形成更多突破性成果。出臺鼓勵創新成果轉化和進入市場的支持政策和獎勵機制,進一步推動創新成果高效研發、有效中試、快速上市,把“奶瓶子”牢牢握在中國人自己的手里。
“奶業是農業現代化的標志性產業、橫跨一二三產業。”王彩云代表說,在奶業關鍵核心技術上還要加快突破,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實現科技自立自強;在產業應用上高效轉化,推動奶業精深加工項目做優做強,增強中國奶業核心競爭力。(經濟日報記者 吳 浩)
劉林芽委員:產教融合協同育人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進職普融通、產教融合,增強職業教育適應性。全國政協委員、民盟江西省委會副主委、萍鄉學院院長劉林芽表示,要以產教融合為突破口,構建校企協同育人新生態。
“構建‘人才培育—就業服務—職業發展’全鏈條機制,能更好助推畢業生就業工作。”劉林芽委員建議,建立政校企協同育人平臺,推動職業院校與本地龍頭企業共建實習實訓基地,通過定向培養、聯合研發等方式,為企業輸送專業技術人才,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實施“鄉村振興人才定向計劃”,地方政府與職業院校聯合開展定向招生、定向培養、定向就業,重點招錄本地生源,畢業后直接服務鄉村建設;建立校企人才雙向流動機制,通過股權激勵、分紅政策等市場化手段鼓勵更多畢業生到民營企業就業,增強企業吸引力。 (經濟日報記者 杜秀萍)
鄭培坤代表:能人示范帶動農戶增收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深入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全國人大代表,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岑鞏縣大有鎮塔山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鄭培坤表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基礎在產業,要在黨的領導下,發揮好能人的示范帶動作用,持續發展鄉村產業,增加群眾收入。
“我所在的塔山村,從曾經的‘空殼村’蝶變為如今的‘億元村’,這是我國廣大鄉村發展的一個生動縮影!编嵟嗬ご碚f,只有讓群眾參與,才能帶動更多村民增收致富。大有鎮采取“聯合黨委+龍頭企業+基地+農戶”模式,共同組建企業發展生豬和肉牛產業,促進村集體經濟增長和農戶增收。
發展鄉村產業,離不開能人的示范帶動。鄭培坤代表介紹,塔山村以鄉情鄉愁為紐帶,建立本村在外能人、創業人士、高校畢業生等人才名錄,制定村集體經濟獎勵辦法,聘任優秀大學生作為職業經理人,為鄉村振興、產業發展注入新動力。在52名能人的示范帶動下,塔山村越來越多的村民成為鄉村全面振興的參與者,366名傳統農民變成了產業發展骨干。(經濟日報記者 吳秉澤)
秦保強代表:持續創造新的增長點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緊抓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2024年,漯河市生產總值增長6.8%,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均居河南省前列。接下來,漯河將繼續堅持質量第一、創新驅動、標準引領,持續創造新的增長點。”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漯河市委書記秦保強說,漯河積極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提升產業承載能力,激發企業潛能,擴大市場份額,為現代化建設提供物質基礎。
秦保強代表介紹,漯河市在擴大高水平開放方面求突破,著力發展樞紐經濟、臨港經濟、電商經濟、展會經濟,推動中原食品實驗室開放共享,推動“食品出海”;在創造高品質生活方面樹標桿,以高品質食品保障高品質生活,以高質量就業保障最基本民生,以“大民生”“小實事”織密織牢社會保障網,以更高水平文明城市建設推動“兩個文明”協調發展;在實施高效能治理方面建模式,推廣運用“黨建+網格+大數據”治理模式,圍繞建強組織、防化風險、辦好實事、促進發展健全模式,持續深化清理高成本、高閑置率等工作,構筑平安和諧基石。(經濟日報記者 袁 勇)
韓鳳香代表:保障農民種糧收益
夯實國家糧食安全根基,要保障好農民種糧收益。農資價格和勞動力成本上漲,往往會擠壓種糧收益,影響農民從事糧食生產的積極性。
對此,全國人大代表、吉林省四平市梨樹縣鳳凰山農機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韓鳳香建議,建立一套更加科學、靈活且與市場緊密相連的最低收購價動態調整體系,通過每年定期評估并調整最低收購價,確保農民種糧收益。同時,強化糧食市場監測與信息發布,進一步增強市場透明度。完善政策協同與扶持體系,進一步優化農業補貼政策,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鼓勵規;、現代化生產經營模式。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投入,改善農田水利、道路交通等生產條件,降低農業生產自然風險和成本。 (經濟日報記者 馬洪超)
張廣勇代表:提升個體戶抗風險能力
“個體工商戶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繁榮經濟、增加就業、推動創業創新、方便群眾生活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全國人大代表,山西省市場監管局黨組書記、局長張廣勇介紹,山西省市縣三級財政全額出資2億元,在全國首創開展“惠商保”個體工商戶免費保險保障項目,設置了持續經營、經營財產損失、從業人員人身傷亡、第三者人身傷亡或財產損失4個險種,精準匹配個體工商戶的經營實際和風險特點。截至今年2月17日,“惠商!表椖恳牙塾媽崿F賠付3.3億元,受益商戶達5.1萬戶,有效降低了個體工商戶的經營風險,提振了經營發展信心。
張廣勇代表建議,構建“政府主導、多方參與、市場運作、規范管理”的個體工商戶保險保障機制。同時,構建多元化資金籌集機制,充分發揮政府引導作用,鼓勵保險經紀機構、保險服務機構及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全面推進個體工商戶保險保障體系建設,有效提升個體工商戶的抗風險能力,更好促進高質量發展。 (經濟日報記者 梁 婧)
趙建澤委員:建設零碳礦山改善生態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全國政協委員、山西焦煤集團原董事長趙建澤表示,黃河主干線流經陜西、內蒙古、山西等地,沿線分布著大量煤礦,推動“零碳礦山”建設對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十分必要。
趙建澤委員建議,健全生態環境監測評價體系,實時掌握黃河流域生態環境狀況,為生態保護提供科學依據。持續推進黃河流域污染防治攻堅戰,加快重點行業超低排放改造,促進煤炭清潔高效利用。依法整治“散亂污”企業,有效管控風險源,持續改善黃河流域生態環境質量。
在產業方面,趙建澤委員表示,要積極開展“零碳礦山”建設體系研究,加快煤炭先進產能建設和礦井智慧化改造,推動生產降能耗、提能效。堅持煤炭與新能源互補發展,加快重點行業清潔能源替代。重點對能量梯級回收和資源循環利用開展科技研發,依靠數字化、智能化手段提高綠色低碳發展效能。(經濟日報記者 徐曉燕)
岳巧云代表:加強藝術村落規劃
近年來,鄉村藝術文化傳承與發展取得顯著成效,藝術村落建設、鄉土文化挖掘、非遺保護等工作不斷推進,為鄉村全面振興注入新活力。“然而,鄉村藝術文化發展還面臨資金投入不足、專業人才短缺等問題,文化資源未能充分挖掘和利用!比珖舜蟠、北京綠農興云智慧農業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岳巧云表示,要高質量推動鄉村藝術文化傳承,讓更多農民共享文化發展成果。
岳巧云代表建議,加強藝術村落規劃與建設。科學規劃功能分區,確保藝術創作與居民生活既互不干擾,又能資源共享。結合藝術村特色,設計多樣化旅游線路,完善餐飲、住宿、交通等配套設施,提升游客體驗。完善政策支持與資金保障,比如設立鄉村藝術文化傳承專項基金,為藝術村建設、文化活動舉辦等提供資金支持。鼓勵企業、高校、社會組織參與鄉村藝術文化傳承,形成多方共建的良好局面。(經濟日報記者 馬春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