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北京11月27日訊 (記者 楊淼)據財政部數據顯示,2013年以來,全國一般公共預算中,中央財政本級支出占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重在14%左右波動。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原院長劉尚希在接受中國經濟網《深談》節目采訪時強調:“一般來說,隨著發展水平越來越高,中央財政本級支出的比例就會越來越高。從全球來看,一些主要經濟體中央支出占比基本都不低于50%。這個比例不僅與各個國家的治理結構、政治制度有關系,更重要的是與發展階段相關。很顯然,我們現在發展水平越來越高,中央本級指數的占比下降,這與我們發展趨勢是不吻合的。”
劉尚希表示,基層政府解決不了跨區域問題,以及人口流動帶來的經濟問題和社會問題,這些事權如果要地方去承擔,便會形成地方的本地支出責任。由于地方的局限性,能力的有限性,很難達到國家的總體要求。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中在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的部分明確提出,適當加強中央事權、提高中央財政支出比例。劉尚希說,“目前,中央支出比例顯然太低了,根據我們的研究,2030年中央本級的支出比例最好提到30%-40%,這樣有助于提高治理的效能,降低治理的成本,有助于推進國家治理的現代化,解決很多基層政府、地方政府解決不了的很多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