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臺經濟近期迎來多個利好消息——
7月5日,浙江召開全國首個省級層面的平臺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與浙江省簽署關于共同促進平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戰略合作協議。
7月12日,高級別的平臺企業座談會召開。同日,國家發改委官方微信號發布一批平臺企業在支持科技創新、傳統產業轉型方面的典型案例,并表態將支持平臺企業在引領發展、創造就業和國際競爭中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
這些消息匯合在一起,再次傳遞出中央支持平臺經濟健康有序發展的信號。這三年,平臺經濟經歷了行業整改。如今,行業呈現出新面貌、新氣象,平臺經濟發展進入新的關鍵期。
平臺經濟最盼“透明可預期”的“定心丸”。預期不穩,則信心不穩。這也是中央反復強調健全透明可預期的常態化監管制度的重要原因。針對這一問題,從中央到地方都在積極探索。浙江等地提出建立監管部門與平臺企業定期會商機制、探索實施平臺企業合規激勵機制,研究平臺盡職免責具體標準。對一時看不準的新業態,各地還提出秉持審慎包容監管,設置一定的觀察期,分類采取柔性執法方式,謹慎使用行政處罰等執法措施。這些政策對于平臺經濟穩預期、穩信心很有幫助。企業和監管部門的目標是一致的,都是要讓我國的平臺經濟規范健康持續發展。
穩預期,既要穩政策預期,還要穩經濟預期。盡管這兩年面臨內外壓力,平臺企業并沒有躺平。2020年至2022年,我國市值排名前10位的平臺企業累計研發投入超5000億元,年均增速達15%。然而,在外界看來,平臺企業的巨額投入好像沒有產生什么水花。造成這一情況的重要原因在于受全球經濟下行影響,許多項目還沒有見成效。隨著監管常態化機制逐步完善,經濟大環境對企業經營的影響比重正在升高,目前經濟形勢已成為平臺企業最為關注的因素之一。
信心比黃金更重要,只有堅信未來會更好,才能有經營的長期主義。但信心和黃金并非只能選一個。在企業實際經營中,二者一個也不能少。鼓勵和支持平臺企業發展,歸根到底還是要集中精力拼經濟,改善預期,讓平臺企業有錢賺。黃金是最好的強心劑,經濟搞上去了,信心才能回來;信心強了,道路才越走越順暢。
不僅是幾家平臺企業,全國1.7億經營主體都需要信心和黃金。今年以來,我國經濟運行呈現恢復向好態勢,轉型升級扎實推進,但也要看到,國際政治經濟形勢錯綜復雜,世界經濟復蘇乏力,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仍需加力。無論何時,信心和黃金都不會從天上掉下來,需要用智慧、勇氣和決心去追求。政府以務實態度和真金白銀鼓勵經營主體,企業亦需拿出“愛拼才會贏”的勁頭闖關奪隘。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佘 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