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北京3月7日訊(記者 鞠然)“藥食同源”是我國傳統中醫藥文化和飲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擁有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今年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盼盼食品集團總裁蔡金釵提出了推進藥食同源產業健康發展的建議。

全國人大代表、盼盼食品集團總裁蔡金釵。受訪者供圖
隨著《“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的深入實施,國民健康意識不斷提升,對藥食同源產品的需求持續增長。蔡金釵指出,當前藥食同源產業的蓬勃發展吸引了眾多企業的關注與投入,然而產業也面臨一些挑戰。
“一方面是基礎研究尚顯不足。盡管藥食同源理論源遠流長,但在現代科學層面,對其成分、作用機制、功效評價等方面的研究還不夠深入;另一方面,消費者對藥食同源的概念存在認知模糊的問題,難以準確區分藥食同源產品與普通食品或藥品的界限,對其功效和食用方法也存在誤解。”蔡金釵解釋道。
針對這些問題,蔡金釵提出,應構建產學研平臺,加速科技成果轉化。他建議政府加大政策與資金支持力度,鼓勵高校、科研機構與企業共建開放性研發服務平臺。通過設立專項基金、搭建信息共享平臺等措施,激勵科研機構和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加速科技成果的轉化與應用。同時,推動建立產品全鏈條標準體系,覆蓋原料篩選、生產工藝到質量檢測,提升產品科技附加值,為藥食同源產業化發展夯實基礎。
此外,蔡金釵還強調要完善監管體系。藥食同源產品兼具食品與藥品屬性,需建立跨部門協作機制。他提議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等部門加強跨部門協作,建立藥食同源產品從研發、生產、銷售到消費的全鏈條監管體系。
針對消費者對藥食同源概念認知模糊的問題,蔡金釵提出要加強科普宣傳。他建議政府監管部門聯合行業協會、媒體、企業等多方力量,開展形式多樣的科普宣傳活動,普及藥食同源理念。同時,利用新媒體平臺,解答公眾疑問,引導消費者理性消費,形成全社會關注和支持藥食同源產品發展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