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能源局3月20日發布的信息顯示,截至2月底,全國累計發電裝機容量34億千瓦,同比增長14.5%。其中,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9.3億千瓦,同比增長42.9%;風電裝機容量5.3億千瓦,同比增長17.6%。
1至2月,全國發電設備累計平均利用505小時,比上年同期減少61小時;全國主要發電企業電源工程完成投資753億元,同比增長0.2%;電網工程完成投資436億元,同比增長33.5%。
根據國家能源局此前發布的《2025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2025年全國發電總裝機達36億千瓦以上,新增新能源發電裝機規模2億千瓦以上,推動抽水蓄能裝機容量達6200萬千瓦以上;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占比提高到60%左右,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提高到20%左右。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發布的《2024-2025年度全國電力供需形勢分析預測報告》提出了更高的預測目標,預計2025年全國新增發電裝機規模有望超過4.5億千瓦,其中新增新能源發電裝機規模超過3億千瓦。2025年底全國發電裝機容量有望超過38億千瓦,同比增長14%左右。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規劃發展部副主任盧國良表示,當前,我國年均新增新能源裝機規模超過2億千瓦,預計“十五五”將延續快速增長態勢。在新的形勢下,對煤電靈活性調節的需求將進一步提升,除煤電最小技術出力在現有要求基礎上需要持續深化、達到新一代煤電升級有關指標要求外,還需在煤電機組快速爬坡、一次調頻等方面持續開展工作,全方位支撐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此外,抽水蓄能、新型儲能、煤電靈活性、電網資源配置調節能力、需求側管理等均是電力系統調節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按照《電力系統調節能力優化專項行動實施方案(2025—2027年)》要求,因地制宜做好各類資源的統籌和優化,以最經濟的方式實現最高調節能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