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是老牌工業強國,應對氣候變化,減少碳排放是其一直關注的重點。德國是率先提出提高能源效率,促進能源轉型的主要國家之一,目前已經制定了明確的能源轉型目標和路徑,到2045年基本實現碳中和。其中,大力發展綠色技術和新能源是德國能源轉型的主要內容之一。
促進風力發電和光伏發電在能源占比持續上升是德國新能源轉型階段性成功的標志。德國聯邦環境局可再生能源統計工作組的數據顯示,2023年德國可再生能源在總電力消耗中的份額首次超過50%,達到51.8%,比2022年高出5.6個百分點;可再生能源發電總裝機容量增加了17吉瓦,較2022年增長12%。與此同時,2023年德國使用煤炭的總發電量較2022年減少近1/3,占總發電量的26%,為50余年來最低值。近來,德國仍將通過研發綠氫技術,進一步擴展可再生能源,加速能源結構向新能源轉型,爭取在2045年完成創建一個可以實現碳中和且具有彈性的能源系統。
為此,德國不斷在政策上作了一些創新和推動。
2000年:
首次頒布《可再生能源法》,在此基礎上先后進行了8次修訂,內容涉及新能源上網電價調整、補貼分攤和并網技術管理要求以及如何參與電力市場競爭等。
2020年6月:
制訂了《國家氫能戰略》和相對應的行動計劃。
2021年12月:
政府對綠色轉型態度更堅決,推出一系列支持綠色轉型的舉措。
2022年7月
通過了一攬子能源轉型法案(Energy Transition Law Package)修訂,包括《可再生能源法》《陸上風電法》《替代電廠法》《聯邦自然保護法》等,有力地促進了新能源發展,為風力發電和光伏發電的開發提供了激勵和法律保障。
2023年7月:
調整和更新《國家氫能戰略》。盡早實現能源進口多元化;通過氫技術促進可持續的就業以及新的價值創造潛力;發揮燃料電池和綠氫生產電解等技術領域全球先鋒作用。
資料整理:本報記者 何詩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