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杭州土地市場迎來二季度首場土拍盛宴,8宗涉宅用地齊出讓。據悉,地塊分布于拱墅運河新城、三塘、蕭山蜀山、市北、錢塘江東及臨安錦城等片區,涵蓋改善型及剛需市場,開發商參拍積極性較高。最終,此次土拍4宗地塊溢價率超50%,攬金總額達92.95億元。而就在前一周內,杭州土拍市場已兩破最高樓面價。
事實上,杭州土地市場的火熱并非孤例。自3月份以來,全國土地市場持續升溫,北京、成都、上海、蘇州等多地陸續拍出高溢價宅地。
3月27日,成都金融城三期49畝地塊被建發房產以33.47億元拿下,成交樓面價4.12萬元/平方米,溢價率106%。3月18日,北京市海淀區樹村宅地開拍,最終該地塊由中海地產以75.02億元的價格摘得,溢價率27.93%。按成交總價折算,該地塊成交樓面價達10.23萬元/平方米,刷新北京樓面價紀錄。
中指研究院的報告也進一步印證了土地市場的回暖趨勢。報告指出,2025年1至3月,TOP100企業拿地總額2895.8億元,同比增長30.6%,增幅較上月擴大3.9個百分點。開年以來,核心城市優質地塊競拍熱度較高,300城住宅用地出讓金同比增長兩成多,而核心城市市場情緒回暖提升房企拿地信心,供需兩端帶動下TOP100企業拿地總額同比增長約三成。
在拿地金額增長的同時,土地市場的溢價率也呈現上升趨勢。克而瑞研究中心報告顯示,3月土地市場的平均溢價率為17.1%,相較于2月全月提升了約6個百分點。北京、上海、杭州、蘇州、成都等多個城市均有高總價、高溢價的地塊成交。
“政策驅動供地結構持續優化,投資預期改善促行業加快企穩。”克而瑞研究中心研究員馬千里表示,得益于一系列穩樓市政策的密集發布,核心城市發展預期顯著好轉。同時,閑置用地回收、存量商品房收儲的積極推進,也為優質地塊土拍持續升溫提供了有力支撐。
馬千里表示,在剛剛過去的一周,濟南、合肥、寧波等城市有溢價超20%、總價10億元以上的宅地成交,其中,濟南2宗宅地更是溢價率雙雙突破50%,土拍熱度已經由少數核心城市進一步向更多城市優質板塊擴散。
中指研究院華東大區常務副總高院生表示,核心城市優質地塊土拍升溫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房企對核心城市新房市場銷售回穩持樂觀態度,補倉意愿強烈。年初拿地能夠在當年進入銷售階段,有助于房企回籠資金、提升周轉效率;另一方面,各地政府加大優質地塊的供應力度,一季度各地推出了不少位于城市核心區、配套成熟的地塊,進一步激發了房企的拿地熱情。短期來看,在房企拿地持續聚焦核心城市的背景下,今年核心城市優質地塊仍將保持較高關注度。